翡冷翠的安吉利科丨飞鸟与繁星
安吉利科湿壁画《天使报喜》。 (资料图/图)
有的画作,一下子抓住你,你目不转睛,沉浸于它的独特灵氛。不需有绘画技艺,不必了解画作背景,甚至忽略它的作者。我第一次“读”到这幅《天使报喜》,就是这样的感觉——
故事是被无数画家描绘过的:天使加百列来向处女玛利亚报喜,说她必感圣灵而怀圣子。画面四分之三为敞开的拱廊,由罗马圆形拱券及细廊柱构成,疏朗通透,简朴大方,与廊外的青绿草地、葱郁森林相接。拱廊地面为土黄色,廊柱与墙壁面光处是白色的,背光处则为深浅不一的褐色,色调优雅,光线柔和。拱廊内,左侧是加百列,金发、粉衣、五彩之翼向后伸展,上身前倾,左腿前跨、屈膝,显示他匆匆从外入内,双手交叉胸前、含胸前倾,充满谦卑与虔诚;玛利亚坐在右侧板凳上,肉粉色内裙外披蓝袍,头微微前倾,胸部向内敛收,双手交叉,她正虔诚倾听、领受天使传达的圣意。天使与玛利亚相对前倾,构成了“传”与“受”的动感;玛利亚的蓝袍与加百列的粉衣对比,五彩之翼更添活泼,圣灵之光不是如其他画作以鸽子或金光显现,而是借廊柱微微泛着白光显现出来。整个画面明朗生动,运笔精确而稚拙,去除了哥特艺术的神秘阴郁,加百列是个皎洁的青年男子,玛利亚有处女的羞怯,人的情绪流淌画中。灵动、纯粹、柔和、透明,如浪漫的少女,自然灵动却不肤浅,人性而不世俗,肃穆而不神秘,宁静却又喜乐,诗性的抒情,古典的优雅,朴素的虔诚,在这幅画作中同时呈现出来。你会被它打动,却是难言的。
我先被这幅画打动,然后才知道,它的作者是安吉利科(Beato Angelico)。
安吉利科并非画家本名,他原名圭多·迪·彼得,1387年(有说1395年、1440年,本文以他墓碑前介绍为准)生于佛罗伦萨托斯卡纳地区;1423年,他加入菲耶索莱修道院,成为多明我会一员,被称为若望修士,已创作了不少手抄本装饰画和祭坛画。1436年,他与哥哥随大批修士一起,迁往佛罗伦萨新扩建的圣马可修道院,开始创作大量壁画,由此获得声名。他的画,纯净和虔诚,如天使之杰作,人们因此称他为Fra Angelico,意为“天使兄弟”。安吉利科,这位内向、寡言、性情肃穆的修士,被认为是绘画界的天使。
当我误打误撞走进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时,竟惊喜地看到了这幅《天使报喜》的真迹。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赞美乔托是“佛罗伦萨的荣光”,他自己与但丁、彼特拉克这文学三杰,又何尝不是“佛罗伦萨的荣光”?但丁被放逐出佛罗伦萨,至死未回,只在《神曲》中倾吐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恨;三十年后,薄伽丘专注于诠释《神曲》,充满崇敬地写下《但丁传》,佛罗伦萨也愧疚地试图迎回但丁遗骸却不可得,只能在圣十字教堂为但丁设了个衣冠冢——数百年后一个黄昏,我站在圣十字教堂前,仰望这位“所有世界的中心人物”的雕像,他头戴月桂花冠、身披圣方济各道袍,边上立一只苍鹰,忧郁地望向远方,阳光令他的额头闪闪发亮。但丁空棺附近,有马基雅维利墓冢,而在美第奇王宫内,这位思想者站在角落、露一抹神秘微笑,这位政治实践的失败者,出狱后对朋友喟叹道:“时而的欢笑,时而的歌唱,而今只剩下苦涩的泪光。”但他献给美第奇的争议颇多的《君主论》,以及《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却影响着整个现代世界。站在老王宫广场,如水夕光将大卫像的黑影投在斑驳宫墙上,我在想,当年萨伏纳洛拉是以怎样的激情抨击教会的腐败、美第奇的奢靡?以致如波提切利,也会将其晚期作品投进火堆烧掉?萨伏纳洛拉被处火刑后,米开朗基罗创作《哀悼基督》悼念他又是充满怎样的热情?这座城市,充满血与火的记忆,又是如此伟大、绚烂、充满荣光。
从老王宫走到圣马可广场,也就十几分钟。椭圆形广场北面是圣马可教堂及修道院(Museo di San Marco),边上有佛罗伦萨大学。圣马可教堂改建于16世纪,内有一尊安吉利科铜立像,身穿多明我会修士服,双手将画板和画笔捧在胸前。修道院早于教堂修建。1434年左右,科西莫·德·美第奇掌控了佛罗伦萨的政治经济,1436年,他聘请建筑师米开罗佐着手扩建圣马可修道院。无论出于怎样目的——赎罪也罢,热爱艺术也罢,科西莫及其子孙,的确投资、保护了众多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佛罗伦萨的荣光”,有一大半因美第奇家族得以呈现。就是这个时候,安吉利科迁到圣马可修道院,他原是来应聘为弥撒经书、礼仪用书的羊皮卷手抄本插画的(如今修道院内还保留有他的抄本绘画作品),经过一些培训,在科西莫鼓励下,安吉利科在修道院内创作了大量壁画,绘画天才得以展现。
整个修道院清幽、素朴、典雅,共有三层:三楼为公共图书馆,二楼是修士住的祈祷房,底楼由三个回廊组成(圣安东尼诺、圣多明我、西尔维亚),每个回廊中间圈块草坪。这些回廊,与佛罗伦萨育婴堂一样,罗马式圆形拱券古典优雅,细廊柱线条流畅比例和谐,整体简约大方,米开罗佐贯彻的是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风格。
穿过最大的圣安东尼诺回廊,底楼有个小会堂,收藏有安吉利科几幅重要木板蛋彩画:三联祭坛画《基督下十字架》(1437-1440)是安吉利科接手他人创作的,保留了哥特式尖拱框架,三个拱门三组人物相互呼应。有幅《圣母子》是我极喜欢的,蓝袍红裙圣母抱着圣子,圣母的处女面容,流露出母爱,红衣圣子将脸紧紧贴着母亲面颊,这幅画,去掉了哥特艺术的神秘暗示,流露出人的自然情感,朴素、纯净而虔诚。1439年,安吉利科完成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圣马可祭坛画》:圣徒们以自然方式站立,环绕着加冕的圣母,他们交谈着,好似在谈论他们的共同见证;但安吉利科所画的又是真实的人,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说:“在姿态和表达方面,安吉利科画的圣人比其他任何画家画的人物都更接近于真实。”此画被称为“神圣对话”,后来的乔瓦尼·贝利尼、拉斐尔等皆以此为创作题材。
木板蛋彩画是将颜料涂在敷以石膏的木板上。与厚重的油画不同,木板蛋彩画无法反复涂抹,也不适合大面积绘制。绘画颜料主体是天然矿石或植物:白色是含铅矿石;红色是朱砂或红珊瑚等赤铁矿,肉粉色或肌肤色,是朱砂加入不同比例的铅白,比如人物肌肤、女性粉红内裙;黄色是雄黄、藤黄等硫化物,圣人或天使头上光环,也有贴金箔后再处理的;蓝绿色有青金石、石绿和石青,其中青金石(在中国称群青、黛玉)产于阿富汗,最为昂贵,安吉利科《圣母子》中圣母蓝袍,用的就是青金石。这些天然矿石或植物研磨成粉后,调入鸡蛋液、动植物油、石蜡、树脂等,就制成绘画颜料。工艺与风格、精神往往紧密联系。安吉利科的木板蛋彩画,色调明朗纯粹,质地透明柔和,不见一丝阴影,全是坦白、纯真的表达,却又毫不肤浅。
同样的颜料,涂抹在湿墙上,就是湿壁画。圣马可修道院中,保存完好、数量可观、相当珍贵的是安吉利科的湿壁画。1803年拿破仑进入佛罗伦萨后,没收了多明我会的所有财产,好在他尚未疯狂到将湿壁画铲下来、拖到卢浮宫去。这些湿壁画之杰出者,就是那幅《天使报喜》。
登上通往二楼修士祈祷室的楼梯,就在楼梯顶头,《天使报喜》真迹赫然呈现,它的宁静、优雅再次打动我——对人物神情精确细腻的捕捉,衣饰线条的优雅笔触,被吸附入墙时间沉淀后的沉静色彩——这幅画作于1440年,画中券廊与修道院回廊一样,都是布鲁内莱斯基式的,将加百列与圣母安置在一个罗马式拱券回廊中,画家与观画者好似旁观者,一同见证了天使报喜这一神圣事件。贡布里希说:“安吉利科旨在运用马萨乔的新方法去表达宗教艺术的传统观念……由于谦抑,这是一位伟大艺术家的谦抑,他有意不去炫耀任何现代性,尽管他对布鲁内莱斯基和马萨乔给艺术带来的问题深有所知。”(《艺术的故事》)
1438-1450年间,安吉利科携其助手戈佐利,为修道院的回廊及二楼祈祷室绘制了大量湿壁画。除了楼梯顶头这幅《天使报喜》外,二楼共有44间修士祈祷室,其中1-11祈祷室的壁画,还有走廊右侧的《圣母与圣子们》,据说皆是安吉利科亲自创作的。这些祈祷室内的湿壁画,大多尺寸较小,主要绘制基督的生平故事、多明我会的圣人故事等等。38-39祈祷室是科西莫留给自己祷告静思的,套房内的《哀悼耶稣》(1442),也是安吉利科手绘的。萨沃纳洛拉1491年就任圣马可修道院院长(安吉利科已去世),居住在12-14祈祷室,他也是从这里被抓走的,据说此处如今还藏有他火刑后的遗骨。
我相信安吉利科创作这些湿壁画时,内心充满谦卑、虔诚、纯粹的热情,但有时也会在圣画中带入现实中人的情绪。比如《嘲弄基督》:基督双眼蒙着白布,左边有个人头向基督吐口水,还有一双断手,拿着棍子指向耳朵,这幅画,似乎在指责基督眼盲了、耳聋了,看不见听不到人世的疾苦,一个凡人也可以向他吐口水。这幅画出自一个虔诚修士之手,就很奇特,整幅画风格明快,“嘲弄”只是轻微的,带点俏皮或幽默,甚至洋溢着一种人世的喜乐。安吉利科说:“人世中的忧郁只是阴影,在它背后伸手可及之处有喜乐。抓住那份喜乐吧。”
在圣马可修道院里,安吉利科画的最大一幅湿壁画,是穿过圣安东尼诺回廊,在底楼牧师会礼堂内的那幅《耶稣受难和圣徒们》(1441-1442)。创作湿壁画(fresco,意大利语“新鲜”之意),需经过这些程序:先涂一层粗灰泥,以铁锈红颜料勾出草图;再涂上细灰泥层,只涂一天绘画之量,趁泥层未干,赶紧将稀释调好的颜料涂抹上去,随灰泥层变干,颜料逐渐被墙面吸收。与干壁画相比,湿壁画的颜料与墙壁融为一体,不易剥落、龟裂,表面不反光,色彩层次丰富,肌理细腻,有独特的透明效果,且保存时间长久。这就要求两点:一是颜料以水稀释调配完全靠画家经验,过湿会晕染,过干则无法渗透进墙壁;二是,得趁墙壁灰泥未干,一气呵成,一笔完成,不能多修改,也不能如油画一般反复涂抹,这样,需要画家具有高超的技巧和对创作对象的娴熟把握。这真是一项超级技术活!难怪画家作画时,有不少人站在下面一边观看、一边喝彩。
安吉利科的这些湿壁画,浑然天成,素朴清雅,与修士们冥想、肃穆、朴素的气质吻合;色彩单纯柔和,有一种透明纯粹的质感,很能传达修士谦卑、纯粹而虔诚的精神。
安吉利科技艺高超娴熟,但他的作品,没有任何炫技痕迹;他认为,不应只追求技艺,艺术仅仅是宗教的一部分,他只将技艺用以描绘宗教题材,所有作品,都是虔诚地献给上帝的。他说:“从事基督工作的人,必须与基督同在。”瓦萨里说:“如果一件作品的内容和目标是像安吉利科的画作一般,艺术的尊严就被几乎提升到天主的仆人的地位,反映了更多的成全。”不是画家在绘画,而是天主的成全。安吉利科认为,他之所以能将画作完成好,全是来自圣灵的启示。作画之前,他总要先祈祷,画完还要祈祷,如果没有热切地祈祷,他就不会下手作画。他常常一边流泪,一边绘画;画耶稣受难时,尤其感动地哭泣。安吉利科认为他的画,是神性在人世的投射,圣灵将云影投在麦田,他只是随着云影的转移而移动。
在《名人传》中,瓦萨里称安吉利科为“稀世罕见的天才”。他写道:“我如何赞美这位神父都不为过。他的所言所行都是如此谦卑柔和,而且他画的图画,也都描绘得如此地虔诚。”“他生活简朴,远离尘世的诱惑。他总是对别人说,他,追求艺术的人,需要的是宁静和超脱的生活,他的作品要呈现真理,所以必须与那位真理者同在……他所描绘的圣徒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令其他匠人望尘莫及。他从来不修改润饰自己的画,总是保持最初完成时的原状,他相信这是上帝的心意。”
圣马可修道院的湿壁画令安吉利科大获声名。1445年,应教皇之召他来到罗马,在梵蒂冈等创作壁画,与在佛罗伦萨时画风差不多,将诗性抒情与古典优雅融合,将虔诚神圣与人情纯粹融合。1450年,他回到最初的菲耶索莱修道院任院长。1455年,安吉利科在罗马去世,葬在罗马隶属于多明我会的密涅瓦圣母堂。2016年6月末,我来到罗马,寻到了圣母堂里的安吉利科墓,墓上雕有这位天使画家的肖像,教堂里光线昏暗,流溢着香油味,我在他墓上点一支蜡烛,默默祷告,良久离去。英国作家威廉·迈克尔·罗塞蒂为安吉利科写的墓志铭是:
在我歌唱赞美时,不要将我的才华比喻为阿佩利斯的才华。
而是说,奉基督的名,我将我所有的全部献给了穷人。
在地上算数的行为,并不是在天堂算数的行为。
我,若望,是托斯卡纳的花朵。
赵荔红
责编 邢人俨
感受诗歌与音乐的圣灵之光
感受诗歌与音乐的圣灵之光
——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颁奖仪式及文艺汇演特写
作者: 董 慧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美丽辽阔,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在青海湖畔,我们以诗歌的语言与万物对话;雪域高原对您展开双臂。
高原,欢乐祥和,世代勤劳的民族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青海湖畔,我们以真爱和友谊的名义与世界沟通;大美青海向您敞开胸怀。
8月8日,在美丽圣洁的青海湖畔,在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a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现场,来自44个国家和的180余位诗人汇聚在这景色秀美的青海湖畔,共同参与见证了诗歌史上的又一次盛典。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在庄严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墙和诗歌广场,在24座中外民族史诗和中外伟大诗人的雕像下,再一次见证新一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得主的诞生。俄罗斯著名诗人亚历山大·库什涅尔先生获得本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为第四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获得者亚历山大·库什涅尔先生颁奖。感谢他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带来的光彩,感谢他为世界奉献的不朽诗歌,愿他的诗歌智慧之树青春常驻!
雨后的天空仿佛卸去了重负,潮湿的轻盈似为追逐诗歌建造了一座舞台。颁奖典礼结束后,青海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倾情奉献的中外乐曲交响音乐会,让在场的各国诗人面对静谧博大的青海湖水,聆听到世界上最纯净、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又一次以诗的名义向世界召唤,召唤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诗人,共同感受诗歌与音乐的圣灵之光。《爱的力量》《鸿雁》《莫扎特弦乐四重奏》《东山顶上》《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等经典曲目在这美丽的地方演奏,草原沐浴着太阳的光芒而纵情开放,圣洁湖畔的鸿雁,承载着欢乐的恩泽而放声歌唱。莫扎特的音乐令我们的灵魂悸动,他把音乐幻化为音符拨动的风铃。四重奏的风撞击着心之风铃,感受它的波动抚摸,我们在绵长的旋律中共鸣。诗人们在美妙的音乐中,舞动起了双手,尽情的享受在其中。
青海的草,河源的月,会让诗人们永远记住青海湖纯美圣洁的天性,永远沐浴着大爱如诗的生命光芒。让诗人们记住这美丽的地方,让诗人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尽情感受诗意的青海,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音乐会后,诗人朋友们走上台前,把自己的母语、名字、心愿再次留在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史册上,各国诗人在诗歌墙进行了签字留念。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与各国诗人在24座中外民族史诗和中外伟大诗人的雕像下合影留念。
1998年,甘肃男子杀死情敌逃亡当了八年和尚,因为住持一句话自首
西北高原古城兰州。200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早晨,这座城市远郊的荒凉之地,尖利的警笛声撕破了山谷的死寂,一队枪刺上闪着疼人寒光的武警,押着行将枪决的死刑犯,缓缓地开进那寒风怪啸、黄沙飞扬的刑场。
站在最后一辆刑车上的是薛三阳,身着绛紫色僧衣,昨晚刚刚刮过的光头,在清冷的晨风中泛着暗青色的光。笼罩在枪刺寒光之中的薛三阳,那张漠然的脸上倒也看不出有过多的恐惧。是佛祖禅宗的圣灵之光起了作用,让这个放下屠刀的薛三阳,对这人世间的生死悲情真的有了一番觉悟?
依着世间之人的眼光来看,薛三阳的确够得上是一个苦命之人了,他的出生地榆中北山是个兔子不打窝、饿狼不停足的贫苦地方,薛三阳的家在仇庄最为衰败贫寒,兄弟几人只有他还长得像个人样。
为了养家,薛三阳自小便赶着一群羊,在那个向阳的山坡上从日出守到日落,在那个山坡上,他能见到也常见到的就是山翠翠了。山翠翠跟他一样,也赶着一群羊在山坡上放。好天气时,两人就躺在山坡上,吹着温温的山风,晒着暖暖的太阳,说着似乎永远说不完、说不厌的话,刮风下雨、天气寒冷的时候,找一个背风处,两人就背靠着背地互相取暖。
山翠翠家的情况跟薛三阳家的不相上下,所不同的是她家女娃子多,只有一个儿娃子,儿娃子上学,山翠翠只有赶羊的份了。
薛三阳看着日渐长大成熟的山翠翠,心中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生出,但他死死地克制住自己。山翠翠是妹妹,当哥哥的是不能欺负妹妹的。这些年中,没有妹妹的薛三阳早已把山翠翠看成是自己的亲妹妹了,他发誓要保护好自己这唯一的妹妹,不让别人欺负。可是,他还是发现,他是无法保护住他的山翠翠妹妹的。
那是一个晚秋的午后,薛三阳赶着他的羊群来到那个向阳的山坡,躺在温暖的秋日里,嗅着浓浓的干草气息,望着蓝蓝的天空白云,等着山翠翠的到来。
这天,山翠翠没来。
第二天,山翠翠还是没见影子。第三天的薛三阳,羊往山坡上一赶,就站在那里往山口的那条小路上张望,直望得脖子发酸、眼睛发困,天色黑暗了下来,薛三阳心中的失望已成了绝望时,那条几乎消失在黑暗之中的小路上,才有一条模糊单薄的身影向山坡奔来,伴着一个声音在喊:“三阳,三阳……
是山翠翠!等急盼狠了的薛三阳大吼一声奔了下去。喊叫着的两人在山坡上奔跑着迎住了,接着哭在了一起,抱成了一团。
“我爸、我妈要我嫁人呢。”山翠翠把这个消息告诉薛三阳时,薛三阳一时呆在了那里,只知呆痴痴地瞅着山翠翠傻看,吓得山翠翠抱着薛三阳哭喊起来:“三阳,……三阳……”
薛三阳蓦然一声狼吼,把扑在他怀中的山翠翠掀翻在地,然后疯狂地压了上去。山翠翠惊恐地叫了一声,便没了声息……
完事之后的山翠翠在薛三阳的肩头留下了两个深深的牙印,泪盈盈地说了句:“三阳哥,记住我哦……”
薛三阳抱着山翠翠,盯着她的眼睛,似要一口把她吞进肚中一般:“你就等着我吧……”
父母让她嫁人是为了给她的弟弟换亲。弟弟的媳妇就是山翠翠要嫁过去的那个人的妹妹。
哭天恨地的山翠翠终抵不住父母的威胁、劝说。进了那家的门,才知道自己的那个叫赵之成的丈夫,是一个大自己许多、面目猥琐丑陋的老男人。更让她身心碎裂生不如死的是,那个赵之成像头发疯的种牛一般,没完没了地要干那事。本来发育就不好的山翠翠,怎堪忍受这般穿心透骨的折磨。稍有不顺,便是一顿狠打猛揍,打完之后,还得忍受那个野兽一般的男人的凌辱。
“这哪是我的男人,整个一头牲口。”整日以泪洗面的山翠翠心里恨恨地诅咒着,心里越发思念向阳山坡放羊的日子和疼她、爱她、呵护着她的三阳哥了。
一次趁回娘家之际,山翠翠瞅空跑了出去,赶到向阳的山坡上,去看她日思夜想的薛三阳,见面之后,两人相拥着互诉衷肠,临别之时,薛三阳犹如饿虎一样,把山翠翠掀翻在地……
薛三阳跪倒在地,仰天长啸:“老天啊,还我的山翠翠……”抽下随身带的羊角剔骨尖刀,眨眼间划过两人的手臂,鲜血涌出,两只手臂紧紧地贴在一起,两人都感到对方痛疼的颤抖和血的温热。
打那之后,薛三阳每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趁着夜色,摸几里山路,躲藏在赵之成家旁的一个麦垛子中,听着屋里的动静。山翠翠痛苦的喊叫,如尖刀一般直剜他的心窝。薛三阳的眼睛是越守越红,心是越听越冷酷,那把剔骨的尖刀也越磨越锋利。薛三阳的牙跟着是越咬越紧:赵之成,我宰了你这个畜牲。
那个血腥的机会,终于在1998年11月底的一个寒夜到来。
去邻村喝完酒的赵之成,一回到家里便耍起了淫威,屋里跟着传出了山翠翠的哭叫之声。赵家的其他人对那两口子打骂哭闹早已习以为常,没有谁出来搭理他们。而那个几乎天天躲在草垛之中的薛三阳,早已是怒火满腔。山翠翠的哭声哀叫,此时是一声接着一声地传来,似乎声声唤着他,于是他不顾一切地朝赵家……
奔去薛三阳幽灵一般地越墙而过,山翠翠的住房早已烂熟于心。他摸至那亮灯的门前,喝醉了酒的赵之成竟忘了关他的房门。薛三阳摸进门去时,赵之成正骑在山翠翠的身上,挥拳猛击胯下的山翠翠。薛三阳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嘴咬尖刀,恶鬼一般地突然出现,赵之成抡起的拳头停在了空中,目瞪口呆地僵傻在了那里。薛三阳手中那把锋利的尖刀,没有半点犹豫地直朝赵之成的心窝捅去,血顿时喷涌而出……
屋里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味,赵家的人还在酣睡。
薛三阳和山翠翠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趁赵家的人还在酣睡,慌忙逃出院门。
为了保住性命,薛三阳拉扯着山翠翠,没停歇地一口气奔至甘肃河西的金昌,落脚在市郊的一间破房里,整日和一群捡垃圾的人为伍,寻找几块破铜烂铁,换几个小钱果腹活命。薛三阳不敢去打工,他害怕追捕他的警察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不敢见陌生人,一听见家乡口音转过身就跑。整天处于惊魂落魄之中的薛三阳,望着面黄肌瘦的山翠翠发呆,他为自己一个大男人养不好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深感内疚不安。
可还没等薛三阳从这种心态中清醒过来,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痛苦降临到他的面前:山翠翠跟人跑了。
据看见的人说,山翠翠是跟“垃圾刘”跑了,说去买一件羽绒服。山翠翠跟薛三阳提过,钱没有给不说,正烦着的薛三阳还劈头盖脸地把山翠翠臭骂了一顿,气得山翠翠直哭。没想到暗中窥探已久的“垃圾刘”第二天趁薛三阳外出拾垃圾之时,溜进那间破旧的小屋,一番甜言蜜语连哄带骗,山翠翠竟跟他走了。
山翠翠的突然出走,把薛三阳生的希望、活的意义全部带走了,薛三阳的世界顿时陷入一片漆黑。“好可恶的‘垃圾刘’,我要把你剁成八段。”薛三阳磨着他那已杀过一个男人的尖刀,咬牙切齿地发着这个毒誓。有人听见薛三阳的那间小屋里,整夜响着磨刀的声音。黎明之时,那间小屋里喷涌而出的烟火,惊醒了那些垃圾客。人们忙奔去看时,小屋烧得只剩下空空的四壁,却没见着薛三阳的半点踪影。
薛三阳放火烧掉了那间他栖身数月的小屋后,就投入刺骨的寒风之中,他要走遍每个垃圾场,找到那个姓刘的,夺回他的山翠翠。带着一颗凄苦的心,胸怀一腔难酬之志,栖风露雨,从一个村镇挪向另一个村镇,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寒夜茫茫,似永无尽头一般。
饥寒交迫、形容枯槁、面目黢黑的薛三阳在一个苦寒的黄昏,路过一座名叫法正寺的寺院时,终于支持不住,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昏死了过去。
当他醒来之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跟前围着几个光着脑袋、穿着绛紫色袈裟的人。半晌之后,才明白围着自己的这些人是和尚,才想起自己昏倒在了一座寺院的跟前,他得救了,是这些和尚救了他。挣扎着要起来的薛三阳,浑身疼痛让他“哎呀”一声又躺了下去。
寺院住持慧空长老一有空暇时间,便到薛三阳的房间,一边给他施以按摩、针灸的理疗,一边给他讲着他似懂非懂的佛门教义,不知不觉中,薛三阳那颗蕴含仇恨、弥漫杀机的心,顿觉宽松了许多。又过数日,身处香烟缭绕、诵经礼佛的氛围之中,目睹善男信女的虔诚礼拜,薛三阳的心中便生出异样的感觉:此寺就是他的归身之处、寄魂之所。
终于有一天,慧空长老在大雄宝殿上,为薛三阳皈依佛门举行了受戒仪式。慧空长老摸着他已是光光的头顶说:“你迷途知返,就赐你法名觉岸吧。”慧空长老是在薛三阳的再三请求之下才收他为徒的。当然,薛三阳没敢把他的经历全盘托出。
眨眼间,薛三阳在西天寺已过了八年多。这天雪过天晴,薛三阳陪慧空长老到寺外坡上雪地散步时,眼前的一幕让他看呆了:几只乌鸦围着一只行将垂毙的老乌鸦转着圈,悲伤地哀叫着,竟不肯离去。
慧空长老说道:“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乌鸦不忘反哺之恩。那只即将死去的乌鸦,是那群悲啼乌鸦的母亲。飞禽走兽尚存孝道,何况人呢。可这个人世间还真有些不如飞禽走兽的人啊……”
慧空长老的感叹还没发完,就听见一声:“师傅救我……”薛三阳已跪倒在雪地上。
听薛三阳说完经历,慧空长老长叹一声:“劫数难逃,你还是回去吧!”
第二天一早,薛三阳泪别慧空长老,顶风冒雪,踏上了归家的路。
当薛三阳风餐露宿、心急火燎地赶回离别已十年的家时,见到的情景让他心寒齿冷:断垣残壁破败的家,体衰多病的父母,更加呆傻的兄弟……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亲人看他如同见到一个路人一般,漠然如冷霜,竟还有鄙视的目光射来!猛然间,薛三阳心中的那个亲情世界轰然倒塌,并被飞溅而来的残砖破瓦完完全全地埋葬了。
悲嚎着狂奔逃出家门的薛三阳,明白自己杀人儿子、拐人妻女的行为,在这偏远的山村里,乃是欺天灭祖的弥天大罪。他是遁入空门,一走百了了,可那大山般的羞辱、苦痛、罪责全压在其父母和兄弟的身上,这是何等的残忍和自私啊……
“不是亲人们待我不仁,而是我待亲人们不义啊……”
猛然醒悟的薛三阳仰天长笑:罪孽之人还有何面目在此拖留,快去偿还那孽债吧。
笑毕,薛三阳拔脚向县城奔去。榆中县公安局。
待薛三阳把他因情杀人、出逃为僧、思家探亲尽数抖搂了出来之后,薛三阳向警方提出的唯一请求是:我是一个僧人,让我坐着亡吧。
审结很快完毕,依法判处故意杀人犯薛三阳死刑。
枪声响过,盘腿而坐的薛三阳扑地而死,血便如同那夜赵之成被刺时一般,飞迸而去。
“我因情而杀人,也因亲情来投案,我愿以身抵债。”这是薛三阳最后的遗言。
(因可理解原因,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